华声在线首页 | 湖南

蒋翊武:唯一被孙中山称为“开国元勋”的辛亥英烈

2016-04-04 11:39:01 [来源:新湖南客户端]  [编辑:万姗姗]字体:【  
蒋翊武“不事科举”,却以第一名考进省西路师范学堂,学习近代新学; 他不曾留洋,却与东渡的救国求索者保持着思想的一致先进性; 他是辛亥革命的军事总顾问,战事最紧迫时刻继黄兴出任总司令、前线总指挥,时年仅27岁。 他是二次革命的灵魂人物,策动反袁护共和,却不幸事败被捕,英勇就义,年仅29岁。 他是唯一被孙中山称为“开国元勋”的辛亥人物。


以“翊武”命名的中学。

【岳阳楼:复国运动中的鄂豫招抚使】【岳麓山:蒋公亭】

就义广西,归葬岳麓

1912年10月,蒋翊武回乡省亲,这距离他发出第一道作战命令的武昌起义已经一年多,他特意注明“白布系左膀为标志”的那道命令以来,作为战时总司令的蒋翊武,已经以一个最热烈的姿态经历过这一场伟大的变革,这同样也是他个人生命中最辉煌的时期,但是,回乡的安定日子过后不过几个月,形势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,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,这时蒋翊武正在澧县探视父母,接到友人催他去长沙发动湖南独立的电报,他向父母说,“儿誓志杀贼,保障共和,否则不生还也”。

7月25日,湖南宣布独立,他被任命为鄂豫招抚使,派往岳阳布置军队。指挥地点,就在岳阳的地标——岳阳楼上。

蒋翊武对父母说的话是经过考量的,当时的形势是,湖南都督谭延闓虽然也加入了国民党,但并不真正反袁,虽然宣布独立,却没有在军事上积极准备。果然,一个月不到,江苏、江西等地的讨袁军遭受失败后,湖南于8月12日宣布取消独立。蒋翊武回到长沙,事情已无可挽回。

别人都经汉口乘舟沿长江东下,蒋翊武觉得汉口太危险,那里认识他的人太多,决定改道广西去香港。可是刚走到广西全州所属兴安县唐家冲,就被驻军统领秦步衢的部下所捕,由全州押解到了桂林。

当时有人向桂军师长陈炳馄求情,陈炳馄却坚持蒋翊武是要犯,不能徇私。不久,袁世凯电令广西方面把蒋翊武就地枪决。蒋翊武看了电报,仍与看管他的刘家正谈论武装讨袁,又索纸要笔,书写遗嘱,并为遗腹子取名。第二天,天气酷热,蒋翊武对刘家正说:“治斋(刘家正字),天气太热,可否改在傍晚执行,以免暴尸当午。”刘家正表示同意。下午4时,刘家正备饭,佐以白兰地酒款待,蒋翊武丝毫不把即将到来的死亡放在心上,他痛快地吃饭喝酒,以至微有醉意。

饭后,即押赴桂林丽泽门外行刑。刑场监视员是营部副官黄沛然,监斩员是营部副官陆云高,士兵环立,围观者无数。蒋翊武这时穿着丝绸衫裤,端坐于大红毡上,向观众讲革命真理,听众动容,有些为之痛哭。执刑士兵凝神静听,迟迟不肯开枪。领头的排长见状,担心事情有变,突然拿出手枪,从背后向蒋翊武开枪。友人为蒋翊武装殓,时间是1913年9月9日。

“斩断尘根感晚秋,中原无主倍增愁!是谁支得江山住?只余有哀逐水流。”蒋翊武就义时,年仅29岁。

1921年孙中山在桂林督师北伐,下令为蒋翊武立纪念碑,亲笔题写了“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”,并命胡汉民先生撰写了碑文,其中写到“辛亥武昌首义,公功为冠。公之死……而其成仁取义之志则一也”。漫征老人曾经亲去桂林看过这块碑,“原来在路边的,有点麻烦,设法把它往后退了一些,好保护些”。

蒋翊武去世三年后,1916年护国战争胜利,遗骸归葬长沙。如今,蒋翊武墓静静地位于麓山寺正门下约20米处。一块小小的空旷平地,墓冢居中,花岗石砌平台四级,上建方形顶碑塔。很多人认为墓地的过于朴素,与蒋翊武的本身功绩并不相衬。省内对辛亥革命研究颇深的专家,湖南师大饶怀民教授就说,“这可是辛亥革命里唯一一位被称为‘开国元勋’的将领啊”。

(新湖南客户端整合自潇湘晨报湖湘地理、百度百科)